彭洋 http://pf.39.net/bdfzj/131210/4305597.html

辖区范围过大的行省

对于中央集权的统治来说极为不利

在相当于元朝南部九省的范围内

明朝分为了十五省

清承明制

在行政区划方面沿袭了明朝的旧制

民国初年

也继承了清朝的省制

这些省的范围与今天的范围相差不大

在这样的历史变革中

赣榆又有什么变化呢

请跟红榆伞一起来看

明朝以来境内区划变更

赣榆境内的行政区划,从明朝洪武年间始,分几个时间节点,在这些时间节点上,县内行政区划及乡镇和村地名演变、归属均有大面积调整,现简要归纳如下:

一、明朝洪武年间行政区划

共分4乡、15社、56里(10户为甲,户为里)。

县南安富乡3社7镇共16里:3社为在城社、高店社、殷家庄社,7镇为小沙河、仙丘、大沙河、上庄、临洪、蛮子湾、青口。

县西南光孝乡4社3镇共16里:4社为主孟社、新沟社、班庄里社、门楼河社,3镇为门楼河镇、班庄里镇、金墩镇。

县西光源乡4社6镇共11里:4社为上堰、赤涧、王彪(土城)、厉义庄,6镇为青墩、城头、王彪、朱週、吴山、黑林。

县北崇义乡4社4镇共13里:4社为朱尹社、石桥社、金山社、狄水口社,4镇为龙王庙镇、柘汪镇、石桥镇、朱汪镇。

二、清朝初期赣榆行政区划

共分4乡28镇。

南路安富乡9镇:小沙河、仙丘、朱稽桥、卢单庄、大沙河、上庄、临洪、范家口、青口。

北路崇义乡6镇:中冈站、龙王庙、朱汪、石桥、柘汪、分水。

西北路光源乡6镇:青墩、城头、王彪(土城或顺化)、朱週、吴山、黑林(上林)。

西南路光孝乡7镇:门楼河、兴宁、太兴、班庄里、欢墩埠、金墩、苘庄湖。

三、清朝乾隆二十七年()行政区划

共为30镇:城里、青口、范家口、小河口、马厂、小沙河、仙丘、卢单庄、大沙河、临洪、门楼河、太兴、欢墩埠、上庄、苘庄湖、西关、顺化、城头、班庄里、东吴、西吴、兴宁、上林、朱汪、兴庄、中冈站、龙王庙、石桥、柘汪、分水。

至于这乾隆皇帝嘛,就是前阵子大火的延禧攻略中,被大家戏称为“大猪蹄子”的那位

四、清宣统二年()实行地方自治,全县为6市、2乡,加起来为8个区。

赣榆市:城里镇、马厂镇、西关镇。

青口市:青口镇、小沙河镇、仙丘镇。

金山市:上林镇(黑林)、西吴镇、东吴镇、顺化镇(土城)、朱汪镇、石桥镇。

六合市:兴庄镇、中冈站镇、龙王庙镇、石桥镇、柘汪镇、分水镇。

太和市:卢单镇、大沙河镇、上庄镇、苘庄湖镇。

夹谷市:门楼河镇、兴宁镇、班庄里镇、太兴镇、欢墩埠镇。

保和乡:范家口镇、小河口镇、临洪镇。

三合乡:城头镇

五、年赣榆区划,共8区乡镇。

第一区:(原赣榆市)共12乡镇。

第二区:(原青口市)共18乡镇。

第三区:(原太和市)共19乡镇。

第四区:原夹谷市共13乡。

第五区:原金山市共15乡。

第六区:原六合市共20乡。

第七区:原保和乡共14乡。

第八区:原三和乡共11乡。

六、年赣榆分12区乡镇。

七、年赣榆分1镇8区。

1镇:青口镇。

8区:沿海区、墩尚区、石桥区、沙河区、城头区、吴山区、夹山区、马厂区。

八、年撤区并乡,分1镇24乡。

1镇:青口镇。

24乡:宋庄乡、城东乡、海头乡、九里七乡、柘汪乡、石桥乡、马站乡、金山乡、赣马乡、龙河乡、厉庄乡、黑林乡、吴山乡、塔山乡、城头乡、欢墩乡、门河乡、夹谷山乡、墩尚乡、朱堵乡、殷庄乡、沙河乡、城南乡、罗阳乡。

九、年,乡镇改为公社。年,公社恢复为原来的镇和乡名。

十、今赣榆区15镇(含2区)

15镇:青口镇、柘汪镇、石桥镇、金山镇、黑林镇、厉庄镇、海头镇、塔山镇、赣马镇、班庄镇、城头镇、城西镇、宋庄镇、沙河镇、墩尚镇。

2区:经济开发区、海洋开发区。

沙河大围沟

数家邻水自成村,数村邻水自成镇。赣榆沙河镇因古大沙河流经此地而成镇,镇亦因大沙河横穿镇之东西而得名。沙河镇西汉时即已定名。春秋战国时初属郯,后属楚,终归齐。战国时齐相管仲曾于沙河镇兴渔盐利,遂使大沙河闻名遐迩。唐以后,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沙河佛教文化日渐兴盛,因农历四月八为释迦牟尼诞辰日,佛教的浴佛节所形成的民间四月八会更使沙河镇成为南北商贾云集的通商大邑,清末民初以来更是苏北鲁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唐宋以来沙河即有完善的城郭,后多毁于战火。

清朝咸丰年间(—)大沙河镇因防卫之需而建土围,土围为夯筑的城墙,绕沙河一圈,周长为丈,约合米,围外有壕沟,宽五丈,深八尺,称围沟或圩沟,即护城河。城墙夯土为围沟中所取之土。沙河围沟以内面积虽不足1平方千米,但是建筑密度颇大,各种设施应有尽有。明清时期沙河镇圩里圩外主要建筑有信香庙、自来寺、火神庙、观音堂、惠莲庵、朱氏祠堂、孙氏宗祠等,年法国神甫赖士洪在沙河西北村建天主教堂一座,年沙河街建有教堂一座。民国时期,镇内有南北大街、横街、东街各一条,均为商业街,两旁有商店、油坊、糟坊等商业店铺。

清咸丰以后,大沙河镇及其周边战火不断,屡有盗匪、捻军、幅军等进犯。沙河镇除了军民习武联防之外,坚固的城墙和围沟也起到了很好的防御作用。沙河镇城高沟深,易守难攻,尤其是城外的围沟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当年的榆园贼、李二和尚和幅军、捻军等都曾屡攻沙河城不下,刘庄的刘氏兄弟(刘承瓒、刘承玉)手持五点梅花枪曾大败李二和尚匪军于沙河南门外,南门的围沟之水尽为血染。清末东捻军头目任柱攻打赣榆县城受伤退而攻打沙河,亦不克,攻城捻子多溺死于围沟之中,任柱(任化邦)也死于大沙河西门外,后葬于沙河蒋庄至张庄附近的沭河套中,发丧时三军痛哭,沙河圩内清晰可闻。

沙河镇古城分四门,南门在今镇卫生院南院墙和东院墙结合处,北门在今沙河中学南、百碌泉附近,东西两门不详。因清末战火不断,沙河城墙也由最初的土圩而加固为砖石结构。抗战爆发后,年台儿庄战役中,日军发动连云港战役,派飞机日夜轰炸沙河古镇,天上机群蔽日,城垣尽毁。日伪进驻大沙河镇后,更是加固城防,整修城墙,疏浚围沟。每到冬季夜晚,鬼子和汉奸便要驱赶沙河的老百姓去护城河冰面上破冰,防止八路军夜里从冰面上越过围沟偷袭城防。共产党军队每次攻下沙河镇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沙河城墙拆毁,但撤离后,敌伪又将沙河城墙修复,如此反复易手,至解放初期沙河城墙已残缺不全,但是围沟依然完好,尤其是南围沟段。

自蒋庄闸引沭河水注入,再经墩尚罗阳汇入沭河,围沟便成了不腐之河流,为沙河南门外一带居民的饮用水源。20世纪60年代沙河南门有石桥一座沟通城里城外,桥南有圆形柱子两根,上有横匾一幅,上书“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毛主席万岁”等标语。当时的南围沟用青石护坡,岸植杨柳,岸边为民居,河中清澈的河水一年四季汩汩流淌。南门东30米处有一百年老榆,枝繁蔽日,每当沙河逢集之时,这里是沙河固定的书场,各种流派的大鼓、扬琴等相距不远争先献艺,为沙河镇独有的一道靓丽的景观。

古老的沙河围沟见证了大沙河千百年的兴衰。至今沙河人摆龙门往往以沙河古城和围沟为历史题材。传说最多的当为沙河南门里南门外。民国初期,沙河南门里有一钱庄,钱庄里有许多钱桶,钱桶为80厘米见方之物,上面为细密的栅栏,其缝隙仅可容大摆(铜钱的一种)银圆通过,然人手是伸不进去的,钱桶侧有锁,钥匙终日别在老板的腰带上,别人不能觊觎。某日钱庄被盗,丢失钱桶数只,然店主却说:无妨!钱筒虽失,钥匙尚在吾腰,谅贼人也取不出现金。可是次日黎明,南门围沟中漂浮起数只钱桶,捞起后只见桶而不见钱,至此店主方失声痛哭。解放后,钱庄的房产被分给了老百姓居住。有一年夏天,该房屋被雷电击中,房内一居民耳朵被击掉一只,屋脊小瓦如被一只巨手推至一侧,有好事者言其为凶宅,需拆迁方能趋吉避凶,房主笃信,便寻泥水匠人若干,呼号间四面墙体已夷为平地,当清理地基之时,斧镐落处火星四射,细察,基石皆为金属钱币垒就。此后,沙河城里城外多有古钱币出土,围沟中砂砾之内亦偶有古币发现。年,沙河南横街供销社一处临街老宅拆除,清理地基时发现大量窖藏的清代光背顺治通宝钱币,另有明代崇祯通宝、清代康熙通宝、顺治通宝等,且多为未经流通的新钱币,此一发现说明沙河横街在明清时期有官方设立的钱庄和造币厂。可见沙河商业繁荣是有历史传承渊源的。

20世纪末,曾有一云游四方的大小眼和尚来到沙河南门之外,传说凡左目大右目小者为识宝之人,此和尚在南门原址处相了许久,言沙河为龙脉宝地,千百年来物产富庶,该龙有一目为北门内之泉,千年不枯,龙之血脉为绕城之源流,今龙目被蔽,龙脉失搏,此龙忧矣!百姓闻言大惊,盖其言之龙目应为北大岭之上的千年古泉——百碌泉,此泉掘于清道光年间,泉口为方,每边长3.米,井壁为圆形石柱垒就,每行八块,五层到顶,四边共计用碌滚子只,故名百碌泉。泉深3米,泉底与地平,泉身突兀于外,然百年不涸,水质甘洌。此一百年老泉却被一工厂蔽于房内,不复见日,故有龙目被蔽之说。所言龙脉为绕城源流当为沙河古城之围沟,此沟有沭河源头活水,终年碧波荡漾,滋润万物,今因年久失修,故道淤塞,更有短视者将其填塞上建屋舍,从此沙河城内城外之人不复见当年之围沟矣!和尚之言虽不足信,但水为万物之源却是不虚!一城一镇有了水也就有了灵性,如无水便为死城矣。如南通濠河亦同于当年沙河之围沟,然濠河之水碧波如初,鲜有言将之填塞以充税源者。又如上海之黄浦江、巴黎之塞纳河、伦敦之泰晤士河皆穿城而过,造就了千古名城,盖古之水主财之言不唯虚妄之语,亦有其科学之内涵。

随着民众环境意识的觉醒,沙河民间关于恢复城垣及围沟故道之声渐起。镇党委政府围绕恢复古镇风貌,打造人文沙河这一主题,决意再浚千年大沟,重塑古圩风姿,还碧波于民,让古朴清丽之古镇风貌重现人间。此举远可利民之生息,近可利人文旅游业之振兴,实为顺天、顺民、利后世之善举。古之沙河民间有舞龙之风,每年上元佳节尚有南北二京之民众来此观瞻,至今沙河舞龙之俗未衰。如今沙河党委政府恢复围沟故道,打造十里古镇观光带之宏伟规划,是为古老而现代的沙河画龙点睛之笔,其谋亦伟,其行亦善,古镇苍龙必将因此而一飞冲天,再换新颜。

沙河四月八会

农历四月初八是世尊释迦牟尼佛出生的日子。据《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载,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后摩耶夫人于四月八日生下了悉达多太子,四天王以香汤浴太子身。又《普曜经》载,悉达多太子降诞人间,九龙以香水浴圣尊。后来每年的四月初八就形成了佛教的浴佛节。浴佛节期间,佛教的寺院要举办一系列庆典活动,活动期间民间的各种社、会组织也主动前往集会助兴。这样逐渐成了以宗教活动为依托的群众聚会。而这些宗教活动逐渐世俗化,也就是说更多的是由民间俗众出面协商举办。这种变化,不仅大大增加了这些活动自身的吸引力和热闹程度,也使这些活动中的商贸气息随着群众性、娱乐性的加强而相应增加。

也称浴佛节

农历“四月八”庙会相传始于唐代天宝年间的金川大寺浴佛会,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是留传至今的最古老的传统庙会。

赣榆县沙河镇农历四月初八庙会是沙河镇的传统古庙会,这个庙会也是源自沙河信香庙和天齐庙等寺院的礼佛活动而逐渐形成的群众性的宗教活动,但沙河的古庙会到底形成于何时没有准确资料记载,不过从沙河庙宇的建立年代可以大致推算出沙河四月八庙会的形成时间。在古代的大沙河,有很多寺院庙宇存在,根据《赣榆县志》记载:唐朝的大沙河镇西南有寺院名曰“自来寺”;清朝初期在大沙河西南有一尼姑庵,名曰“惠莲庵”;在沙河镇西北有一庙宇,名曰“信香庙”,这信香庙建立年代久远,从文献资料已经查不出其起始年代;另外沙河还有一座天齐庙,年代同样考查不清。正因为这些庙宇在沙河的广泛存在,宗教文化的盛行必然影响到市井文化,因此可以判断沙河的四月八应该始于唐朝沙河自来寺存在的时候,随后鉴于各种寺院庙宇的兴建,逐渐形成了民间文化和寺院文化相结合的四月八会。至今已经演变成了民间商品交易会。

旧时的庙会位于现在的沙河镇西北村村后西北方向的高岭上。当年这里有信香庙、天齐庙、大戏楼等,据传沙河信香庙当年香火十分旺盛,寺院僧人为了造势不惜采用一些卑鄙的手段来渲染寺内神灵。相传信香庙前面有两个石镇兽,名曰“嘚”,很多次老百姓发现嘚的口中有麦草留下的青涩的痕迹。而老百姓的庄稼地也会隔三岔五少了些庄稼,其实是和尚偷的庄稼,并用庄稼的秸秆在嘚的口中反复擦拭几遍,然后造谣说是嘚没有贡品享用,忍饥受饿才去农家地里偷食庄稼的。经和尚造谣,信香庙石兽显灵的事情一时间愚弄了很多的老百姓,寺院的香火更旺盛了。这些建筑一直到抗日战争期间仍然在,后毁于战火和人为的拆除。抗日时期到解放初,信香庙的住持和尚法名“昌炳”,因为涉嫌抗战时期通敌,土改时被我政府镇压,并没收庙产土地千余亩,信香庙及残留破旧建筑遂被彻底清除。

四月初八沙河镇的古庙会,起于唐,盛行于明的中晚期,明末清初达到了繁荣鼎盛时期,那时候南北客商云集沙河,北至蒙古牧民的牲口,南至上海的日用百货,在沙河四月八都可以觅见踪迹。明末,沙河街人朱梓在湖广靖州任天柱令,据说当时就有很多湖广商人与沙河商人联手做木材生意,加之本地商户的外引内联,自然市场的繁荣不同一般。

民国初期到抗日战争爆发这段时间里,沙河镇的沿街市井日趋繁华,并吸引来大批外地客商,临街店铺、商号最多的是“南横街”,即现在的镇政府大院东那片地方,镇政府墙东南北方向的那条街是当年的中心街,主街延伸到北围沟桥以南(现在的解放村以南)一带,大约是原食品站西,现在的新菜市大棚以南的原中心大街。沙河街五天两集(大、小集)的市场繁荣自不须说,单是晚上就凸显出乡村集镇的热闹。旧时沙河横街的临街店铺商号,晚上都是挂上汽油灯,开门营业到深夜(节日是通宵营业),临街有的小酒馆、特色饭铺平时也多是通宵营业,因为沙河街人口密集,而且外来人口也比较多。当时这里晚上有听书听戏的、打牌下棋的,甚至还有赌局多处。

抗日战争爆发后,沙河镇好多大的商号、店家,因为乡村集镇的萧条和局势混乱,有的去了新浦、海州做生意,如“聚兴商行”就于鬼子占据沙河后次年迁去新浦经营。解放后,沙河镇的集市贸易和传统庙会又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如今沙河镇的集市规模仍然是全县最大的。

殷庄锣鼓各顾各

赣榆坊间有一俚语,曰:殷庄锣鼓各顾各。一般人顾名思义,认为殷庄锣鼓班子内部不团结,节奏不一致,是不顾大局、各自为战的代名词。其实不然,“殷庄锣鼓各顾各”最初的本意是形容殷庄锣鼓队伍卓尔不凡的超群技艺。要追究这一民间掌故的由来,可追溯到几百年前的明朝。

据《赣榆县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青口有天后宫两座,分别在今前宫路和后宫路,一镇如此近距离内居然建有两座奶奶庙,可见当时赣榆青口镇宗教文化的兴盛。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青口奶奶庙都要举办祭祀妈祖仪式,附近乡镇和社团都要组织民间文艺社团前来助兴,这样宗教文化和市井文化结合起来所形成的文化被称为社戏。在每年的青口三二三庙会上,赣榆的殷庄锣鼓班子都要参加这些活动,盖因殷庄锣鼓历史悠久,技艺高超,据说所用的鼓谱系一山东高人所赐,而且该鼓乐班子训练有素,鼓、锣、钹可分可合,配合得天衣无缝,成了远近闻名的锣鼓队伍。大凡县内外有重大庆典,如果能请到殷庄的锣鼓,可为活动锦上添花。

民间有句话,叫作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殷庄锣鼓班子在当时压倒性的技艺引起了很多同行的嫉妒。这年,青口三二三庙会照样邀请了殷庄锣鼓班子参加,然而青口当地一帮地痞密谋在社戏演出的时候让殷庄锣鼓出丑,他们纠集了一帮社会青年,于殷庄锣鼓行进打击中,把锣鼓钹冲散成了三拨队伍,目的是让殷庄锣鼓班子首尾不得相顾,点子合不到一块,鼓乐必然大乱。殷庄锣鼓的队伍经青口这帮小痞子一搅和,队伍被冲击得七零八落,鼓找不到锣、锣找不到钹,而且当时人声鼎沸,殷庄的乐手虽近在咫尺却锣、鼓之声不得相闻,眼看着殷庄锣鼓的一世英名要毁于一旦。然而殷庄锣鼓班子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在遭受冲击的情况下,依然按照既定的曲目、节奏、速率进行演奏,到了下午,被冲乱了的队伍先后来到了青口大桥头,然百步之外,锣声鼓声铙钹声依旧铿锵,节奏鲜明,远近相闻相和,仍如一体,经此一事,殷庄锣鼓更加闻名遐迩,成为打不散、搅不乱的鼓乐班子。

20世纪80年代,赣榆县文化馆刘宗棠先生去山东寻访当地的知名鼓乐艺人,讨要鼓谱,当山东艺人听说刘先生来自赣榆的时候,赶忙起身对刘稽首,言其鼓谱系祖先从赣榆殷庄所得,刘闻言大惊,原来殷庄锣鼓的威名早就冲出了赣榆走向了全国。

说书的与拿串的

赣榆说书的民间艺人很多,有唱大鼓书的,有唱扬琴的,有说评书的。盛行于赣榆的主要曲种有南北派琴书、时调小曲、赣榆大鼓、评书、渔鼓等。其中南派琴书的代表艺人为荣凤楼,是江苏屈指可数的琴书表演艺术家,其丈夫孙芝海擅长曲艺乐器伴奏。荣氏的代表剧目有《打蛮船》《白蛇传》《秋江》等。时调小曲的代表人物为贺克谐(今赣榆德震堂主贺德震先生之父),贺的代表剧目有《武大郎卖烧饼》《劝诫赌》《打县城》《叹五更》等。渔鼓的代表人物为陈洪香,代表剧目有《薛仁贵征西》《薛刚反唐》《杨八姐下幽州》等。赣榆大鼓的代表人物为谢甸荣,代表剧目为《呼家将》《杨家将》等。

这些民间艺人每逢乡村集市,便设摊摆场,表演节目。与艺人配套的关键人物叫“拿串的”,当民间曲艺艺人在场内表演的时候,周围便围满了一圈一圈的观众,场内艺人或说或唱到了紧要关头的时候,往往会突然中止喝口茶水休息一会,此时“拿串的”便端着一个盘子或其他容器,走到观众面前,让观众掏钱,想听下去的自然会掏出硬币或者纸币等零钱放到“拿串的”盘子里,不想听下去的也不用给钱,直接离开就行了。一个好的曲艺班子,除了表演的艺人要有较高的水准外,负责拿串的人也很关键。首先这个“拿串的”要能说会道,让人不好意思不掏钱就走开。另外拿串的长相要好,不论男女都要面相对得起观众,否则早就把观众给吓跑了。因此赣榆有句俗语叫:不看说书的看拿串的,意思是不看僧面看佛面。可见“拿串的”角色是相当重要的。一场好的曲艺表演节目,中间往往要拿好几次串,因为这种开放式的表演观众是流动的,早先给过的往后再遇到“拿串的”就不用给了,没给过的如果想听下去自然要掏腰包表示表示。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收音机和电视机还没有普及,农村民众娱乐主要靠街头这些民间艺人的表演。当年在沙河农村有个唱大鼓的艺人叫李功庆,是沙河城子村人,说唱艺术在沙河是数一数二的,每当他到集市唱大鼓的时候,便不乏观众捧场。但此人善卖关子,每当紧要关头便戛然而止。有一次唱《杨家将》,当唱到杨文广被西夏王关入大牢的时候,突然要收摊子,这下子可急坏了听众席上的一群大婶大妈,有三五个上前抓住李老师不让走,非要他交待这杨文广啥时候可从牢里放出来不可。李功庆微微一笑,说道:要想把杨文广放出来也不难,只是这时间已经不早了,是否……言下之意想多收点辛苦钱。这群老太太观众也是些明事理的人,就七凑八凑,凑了点份子钱,李大师见意思到了,就拿过鼓槌,扯着老腔老调的嗓门唱道:大鼓一敲呀那个咚咚响欧,南牢里提出了那个杨文广哎……只这一句词便打发了这群老太婆的恻隐之心。

一个好的民间说唱艺人也是要与时俱进的,不能老是唱那些老掉牙的曲目。比如过去唱《三侠五义》的,后来纷纷改说《林海雪原》等。有一次沙河大街逢集,有个说评书的讲《林海雪原》,当讲到长腿孙达得爬土匪家墙头的时候,却把《三侠五义》中描述侠客的词汇给搬了出来。他说道:只听这孙达得“嗖”的一声……本意是想夸赞孙武功高强,“嗖”的一声就到了墙头上,这时候他突然觉得讲现代英雄故事用这个“嗖”是不太合适的,于是话到嘴边便改为:只听孙达得“嗖”的一声,爬上了墙头。可见这些民间艺人平时在这些大众场合表演也是要讲究艺术的严谨性的,不然水头太大,时间久了就没市场了。

功夫鞋的变迁

过去布匹紧张、生活艰难的时候,人们脚上的鞋子大部分为手工制作的布鞋,这布鞋的鞋面是用碎布裱糊在一起,里面加上白色的衬布,外边加上一层鞋脸布,而鞋底则用碎布裱糊好了以后,按照鞋码裁剪好,然后用锥子和大针线,一锥一针纳出来的。多少个日日夜夜,年迈的白发大娘,疼儿子的慈祥老母,戴着老花镜,拧着细麻绳,怀抱一只鞋底来回锥孔走线,这样的情景在改革开放以前是赣榆城乡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当时的大姑娘如果不会做鞋,就找不到好婆家。大姑娘第一次走婆家的时候,带的见面礼就是全家人一人一双手工布鞋。而婆家人看着新媳妇的手工,就知道这姑娘的手脚是不是很灵巧,由此断定将来是不是个理家过日子的好手。

旧时纳鞋底

有时候姑娘手脚笨,或者懒,就暗地里请闺蜜帮忙做好鞋子后到婆家冒充自己的作品,但是心虚的像当今抄袭了别人毕业论文的研究生一样,生怕被人发现戳穿。有时候大姑娘做鞋子之前,没有把男方家庭成员的鞋码整明白就盲目下手,结果有时候鞋子不合脚,如果是小叔子和小姑子的鞋子不合脚还好办,如果是给公公和婆婆的鞋子不合脚麻烦就大了。因为赣榆农村的婆婆会跩文(就是酸文假醋善计较小事),如果发现这没过门的媳妇第一次给做的鞋子小了穿不上,公婆会认为媳妇故意使坏给他们小鞋子穿,那么这桩婚姻从开始就蒙上了一层阴影,即使不黄,将来婆媳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

裱布壳子,纳鞋底,直到新鞋做成,涉及一整套的手工程序,包括:裱布壳、剪鞋样、锥鞋底、粘鞋帮、上鞋线、塞鞋楦头等。作业周期很长,所耗用的工时也很长,因此外国人称呼这种鞋子为功夫鞋。当年的功夫鞋,流行圆口、松紧口、袢袢口(妇女穿的鞋子),孩子穿的狗头鞋、虎头鞋,以及越冬穿的鸡窝鞋等,其原材料都是碎布裱糊起来的布壳做的。这种鞋子穿起来轻松自如,少汗臭,不湿脚。手工布壳的原材料都是些废布条、废布片。裱布壳的方法很简单,先将废布用水浸湿,把大小布片交错覆盖在木板上,用糨糊粘连成整体,再用刷子将浓米汤或者糨糊裱刷在拼接形成的布面上,一层层反复粘连,平展无皱,直到厚度达到要求为止。裱糊好后,将带有布壳的木板放到通风处晾干,取下就可以使用了。

花鞋垫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赣榆城乡已经很难看到裱布壳、纳鞋底的景象了。只是赣榆年轻女性有一样手工活不但没有绝迹,而且还大有发扬光大的趋势,这个手工活就是纳花鞋垫。过去纳花鞋垫也用布壳,如今纳花鞋垫就直接用整布料裁剪。裁剪好以后,将两只鞋垫子合在一起,用花线纳,就像过去纳鞋底一样,用锥子钻孔,然后用针穿上花线顺着锥孔穿过去。鞋垫上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花型,做出各种各样的款式,做好后,把两只鞋垫从中间割开,两只漂亮的鞋垫就做好了。衡量鞋垫工艺水平高低的标准一个是看纳线的稠密度和行距、针眼之间的均匀度。另外就看花式。如果花式漂亮,则鞋垫的档次就上来了。过去这些花式都是大姑娘自己设计的,如今赣榆农村集市上专门有出售鞋垫花式图案的,这些花式也是当时社会状况的一个缩影。如“文革”期间,大姑娘送给情郎的鞋垫上绣的是“站稳立场”这些字样;改革开放后,鞋垫上就有了“路边野花不要采”的字样。当然大部分还是以花鸟鱼虫这些传统的绘画样式为主。过去赣榆有民谣儿歌单唱大姑娘纳鞋垫的:小大姐纳鞋垫,大眼小针穿花线,巴拉一声戳进去,吱嘎一声拽出汗。还有那些卖锥子卖花线的小商贩挑着货郎担子,手摇拨浪鼓,一边走一边唱道:“大嫂啊,看几把拿几把,不拿几把莫摸啦!”意思是你看好了我的针锥子你就买,如果你没有买的诚意就不要给我乱摸了。

回忆那些渐行渐远的时代,艰难的生活以及民间面对困难而产生智慧来解决生活中困难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恍如昨日,其中不变的是永远的亲情。

孙叟往来无白丁

清朝咸丰年间,赣榆大沙河镇有个老叟叫孙兆龄。此人在大沙河开一马车坊,经营生意的同时,好学不辍,喜京剧,尤喜读书。故其爱交读书之人与梨园子弟,如开口市井俗语,孙便不屑与之谈。

28岁那年的一天清晨,其立于门前塘边正清嗓习练京剧《空城计》,一外地客商向前问路,孙兆龄正专注于剧情之中,对来人并不理睬。孙妻在旁告诉客人:其夫唱戏之时,如外人有事相求必以戏文询之方可让其作答。来客闻听大喜,便边唱边问一些事情,孙亦以京剧唱腔回答之。俄顷孙脚下不稳,滑入塘中,其妻责怪路人,哪知道孙在水中唱道:贤妻你不必胆颤心惊,老公我水中打砰砰……孙之幽默一时在沙河周边地区传为笑谈。其事真假莫辨,权当笑话佐餐。但是有一条,孙的好学不倦的确是真真切切的,及至其70岁有余,仍然手不释卷。一时文人雅士皆乐与之交游,孙叟也是非文人雅士不见,而那些正儿八经的生意人求见他一概交由雇员接待,自己很少见之。

孙叟身材矮小,自称有万忍之囊,凡有相欺侮者都忍住,不与之争。清咸丰十年()九月,有客商贩卖瓷器十余车投宿坊中,半夜闻听捻军杀到便逾墙而走。战事中,孙家店铺尽毁,唯有客商的瓷器尚全,价值不菲。孙见捻军退走,便命人找来货主,令其拉走。客人货售后收入颇丰,便要给孙叟一半的利润作为酬谢,孙坚辞不受。

孙兆龄30岁那年丧妻,有一儿子,其对妻子感情甚笃,妻亡后终身不娶,令其周围的欲傍大款之众妇人忍憾不已!

李乾元老枪救邻人

清朝末年,赣榆大沙河镇有一老汉叫李乾元,此人性格刚直,不畏强暴。少年时,家中有一牛,一日夏夜被匪人牵走,父母皆噤若寒蝉不敢力阻。唯少年李乾元尾随其后,待匪徒将其所盗之牛拉入屠宰棚内,留下一人看守,余皆散去时,李大胆走向前去对着看守的土匪就是一个窝心踹,然后牵着自家的牛扬长而去,自此之后土匪再也没有入他家的门。

顶戴花翎:清五品顶戴是指五品的级别,据说相当于今天的处级干部

在李乾元60岁那年的一个冬夜,邻居家里来了一帮打家劫舍的土匪。李乾元闻听邻人呼号,便穿衣下床,拎着他平时用来打野兔子的猎枪就要出去救人。旁边有人见李老汉又要上前,就劝说他此次匪徒甚众,你一个人恐不是敌手,让他退避之,待官兵前来救援。李乾元正色答道:守望相助,古谊也。岂有邻人被劫而坐视不管的道理呢!遂提着猎枪对匪徒开火。匪徒见有人管闲事,就放下手中的目标,将李乾元团团围住。李老汉孤立无援,后弹尽粮绝,力尽被擒,被匪众杀害。时赣榆知县将其见义勇为之事迹上报朝廷,朝廷以五品顶戴奖李乾元的儿子李明献,表彰其父之侠义行为。

宋神医杏林春永

宋瑞麟(—),名传祥,字瑞麟,班庄乡古城村人。幼时聪明好学,然家中贫困无钱供其读书,宋常常在私塾学校窗外听里边先生讲课,就这样完成了启蒙教育的所有课程。长大后仍然坚持自学,逐渐通晓医术,在夹谷山区采集草药为邻里治病。他的事迹被利城村医生尹广纪知晓,便多方给予指导,因此宋瑞麟医术进步很快,未到而立之年便精通多种医科。光绪末年,县知事邀请宋到青口镇行医。宋瑞麟到青口后,开了一个诊所,取名卫生堂,宗旨是:精制药材,童叟无欺,仁爱不矜,贵贱同等。对病员先急后缓,先贫后富,对家庭贫困的病人只收取成本费,甚至免费医治,而对于有钱的富人病员,则加倍收取医药费,用于接济穷人病员。宋瑞麟每次临床,详察病因病机,辨证施治,许多疑难杂症长期不愈者经宋神医治疗,不久便可以康复。病人感其德,拜其术,自愿为其扬名,周围数十县的人民无人不知宋瑞麟、宋神医。

成名之后,宋瑞麟不但好学如初,而且更加谨慎谦逊,从不误诊,从不下猛药,被人们称为宋太平、老太平。宋神医六十大寿的时候,青口地区各界公赠“杏林春永”匾额,这是对宋瑞麟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的高度评价。宋75岁病逝后,吊唁者蜂拥至古城村大街小巷。

宋收徒严格,课徒认真,非勤学慎思者不得列入门墙,因此他的徒弟皆有较高的医术。其徒弟中较为著名的有程仕鹏、樊家禄、樊尧民等人。

沧桑历史卷完结

图文编辑:佳祺

素材来源:人文赣榆(九卷本)

图片来自网络

—END—

红榆伞

赣榆区委宣传部

赣榆区新闻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yqrpu.com//kcyfl/140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